分類
每日分享

PTT媽咪大評比~奶瓶挑選看這邊,3個重點要記住!

好用 玻璃,評價 玻璃,寬口 寬口,推薦 寬口,玻璃 寬口,評價 奶瓶,評價 玻璃,玻璃 嬰兒,玻璃 評價,玻璃 嬰兒

孩童出生以前,家長絕對會添購『孩童奶瓶』;但 PTT 上分享各式各樣的孩童奶瓶心得,光是奶嘴形狀、奶嘴尺寸、口徑,就有許多分享組合,再加上有一些奶瓶特殊的用途,例如防脹氣以及防爆…等等。

相信大多新手家長都曾經暈頭轉向、不明白該幫新生兒選擇什麼樣的材質。本篇幫你整理了 PTT 分享孩童奶瓶材質的選擇重點,及五大品牌使用心得與分享,令你看完就瞭解!

PTT 分享:孩童奶瓶材質使用心得:矽膠、玻璃、塑膠、PPSU

△ PTT使用心得:玻璃奶瓶

因為是玻璃材質因此耐熱度高推薦在家中沖泡,首要分為下列兩種:

1. 一般玻璃:色調透明,能夠耐起碼 180 度C以上的高溫。

2. 硼矽酸鹽玻璃:近來較新的孩童奶瓶材質並且膨脹係數較低,色澤透明,受熱均勻能夠耐起碼 600度C 的高溫,奶瓶能夠承受溫差更高達 150 度不會因溫差變更造成破裂。

△ PTT使用心得:塑膠奶瓶『PES,PPSU,PP』

有輕巧和便攜的特徵,適合出門在外攜帶,但是容易出現刮痕,清潔奶瓶時必須十分小心。藥局常見的塑膠奶瓶材質有Tritan、PES、PPSU、PP,其中 PPSU 是很多人推薦的選擇。

1. PPSU、PES:PPSU 孩童奶瓶瓶身是霧面,能夠耐高溫 180度C以上。

2. PP:孩童奶瓶外型是霧面,可耐高溫120 度C。

3. Tritan:沒有雙酚 A與異味、瓶身透明…等特性,可以耐熱達 100 度C。

△ PTT使用心得:矽膠奶瓶

矽膠的重量非常輕巧且攜帶便捷、能夠耐熱至少 250度C 以上的高溫,也是 PTT 不少人分享的孩童奶瓶材質。

PTT 孩童行家分享:標準 vs 寬口奶瓶心得大小

PTT分享標準奶瓶及寬口奶瓶的使用心得給各位正確瞭解奶瓶,奶瓶口徑大小普遍分成一般標準和寬口兩種。平常標準口徑大小是 3.5 公分,因統一標竿,故各家品牌能互相切換奶瓶嘴和瓶蓋特別便捷。但由於標準瓶口較小,泡奶粉的時候一定要十分注意別灑出來,清潔奶瓶時也比較困境。不過此種奶瓶大部分耐摔、壽命長、瓶身曲線方便寶寶握住,很合適 1 歲以下的孩童。寬口奶瓶大小略 5 公分,因為孩童奶瓶瓶口大,沖泡奶粉與清洗奶瓶都很便利,也很安定不易翻倒,推薦給 1 歲以上抓握及吸吮力較強壯的孩童使用寬口奶瓶。

嬰兒 玻璃,評價 PPSU,PPSU PPSU,奶瓶 PPSU,玻璃 推薦,玻璃 玻璃,PPSU 玻璃,ptt ptt,嬰兒 寬口,嬰兒 奶瓶

PTT 網友分享:功能性奶瓶的特色!

奶瓶除了玻璃跟塑膠的材質差別之外,至今還有發佈功能性奶瓶,大家快來瞭解一下喔~

△防脹氣奶瓶

所謂防脹氣奶瓶首要是憑藉導流裝置、瓶身角度及通氣閥門的設計,防止新生兒吸到多餘空氣,招致脹氣不舒服,喝奶以後可以自然打嗝,並且能夠避免中耳疾病!

假使發現孩童喝奶粉時通常吐奶亦或是脹氣不舒服,建議感受防脹氣奶瓶。

△防爆奶瓶

縱使玻璃奶瓶好清洗、耐高溫、耐用……優勢,然而缺點即是怕摔,假使大意摔破,不但清理起來困境,還要擔憂玻璃碎片會不會令孩童損害。

所以就有廠商發佈防爆奶瓶。不過防爆奶瓶摔到依舊會破,只是和玻璃奶瓶不相同並不會爆開。

難怪大部分爸爸媽媽都有評價這款孩童奶瓶,要是想選用玻璃材質奶瓶可是時常馬虎摔破奶瓶的爸爸媽媽,非常推薦採購防爆奶瓶。

PTT 網友分享 需要為孩童籌備多少奶瓶?

新手父母入手奶瓶時,除了選擇合適的奶瓶材質及種類外,應該準備幾支奶瓶才充裕,應付孩童喝奶粉的需要?PTT 網友分享:家長在籌備孩童用品時,照理來說要考量孩童出生之後,是籌劃親餵母乳或者瓶餵的方式,若是採用親餵母乳,雖說不用奶瓶,陳太太依照以往育兒心得,推薦預備 2 支奶瓶;另外有一些母親因為工作緣由,選用完全瓶餵的方式,楊大姐依據以往當保母的心得,推薦準備 4 支大奶瓶與 2 支小奶瓶『新生兒使用小奶瓶為佳』,因孩童每隔 4 小時喝奶一次『以配方奶粉為例』,故一天 6 支奶瓶的數量是最理想的。

評價 推薦,奶瓶 寬口,玻璃 推薦,ptt 評價,玻璃 奶瓶,PPSU 寬口,ptt 奶瓶,推薦 奶瓶,寬口 評價,玻璃 ptt

以上 PTT 網友推薦的孩童奶瓶材質及周邊產品的心得及分享,希望可以處理新手家長們選擇奶瓶材質時的困擾,購入以後可以觀察孩童的食用情形,檢察孩童是不是習慣奶嘴的設計,或者喝奶的時候有無發生溢奶或是脹氣,並且提醒新手父母們要依照孩童的年齡,選擇合適的奶瓶尺寸與奶嘴,隨孩童成長發育,食量會慢慢提升,建議隨時更換奶瓶以及奶嘴啦~

Tag

評價 PPSU,玻璃 PPSU,嬰兒 寬口,ptt 奶瓶,嬰兒 玻璃,推薦 評價,奶瓶 嬰兒,好用 PPSU,好用 嬰兒,嬰兒 奶瓶

轉載請務必事先告知,如有侵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類
1秒搞懂美妝保養小知識

被PTT網友們燒到的保濕乳霜們,教你挑選適合自己的乳霜!

乳霜 推薦,乳霜 ptt,ptt ptt,乳霜 乳霜,乳霜 ptt,保濕 推薦,乳霜 推薦,推薦 推薦,ptt 推薦,ptt 推薦

市面上的保濕品項非常多到都分分不清楚,到底要怎麼選擇才能發現適合本人的品項呢?就讓本人向各位介紹乳霜、乳液和凝露這之間的差距,以及保濕品項的使用順序吧~相信你看完這篇文章以後,務必可以更加知道怎麼選擇適合本人的品項。

保濕品項-乳霜

像是面霜、日霜、夜霜或是按摩霜,都屬於乳霜的一種,因為油脂含量比較高,所以可以提供給肌膚比較高的保濕、滋潤,以及鎖住臉上的水分。

保濕品項-乳液

乳液介於凝膠跟乳霜之間,通常質地又可再細分清爽型跟滋潤型的乳液。

保濕品項-凝露

凝露的質地比較水感,可以比較以免使用後造成毛孔阻塞致痘或是粉刺的狀態發生。

綜合以上幾點後我們可以知道

滋潤度: 乳霜>乳液>凝露

濃稠度: 乳霜>乳液>凝露

ptt ptt,乳霜 推薦,乳霜 乳霜,推薦 保濕,乳霜 保濕,保濕 ptt,推薦 ptt,ptt 乳霜,ptt 推薦,乳霜 推薦

看完上面的介紹後大家已知道乳霜、乳液和凝露的差距,那要怎麼從這之中選擇適合本人的肌膚狀態呢?

根據本人的肌膚接受度,以及當下的季節選擇,夏天選擇比較輕透的品項,冬日則選擇比較滋潤的保濕品項,乾性肌膚和油性肌膚的選擇也會有所不相同,下面將會介紹使用保濕品項的使用順序。

只要根據下面的程序,就會學會保養品的使用順序。

1. 質地越清爽的越先用

2. 分子越小的越先用

3. 等上個保養品吸收完畢後再使用下一個保養品

所以正確的使用順序是

化妝水→精華液→凝露→乳液→乳霜

根據本人的肌膚狀態及氣溫自行調整,這樣才是對肌膚最良。

關鍵字

ptt 保濕,乳霜 乳霜,乳霜 ptt,乳霜 推薦,ptt 推薦,乳霜 保濕,保濕 乳霜,推薦 保濕,乳霜 ptt,ptt 保濕

轉載請務必事先告知,如有侵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類
每日分享

你是乾肌嗎?蒐集PTT上推薦的保濕粉餅,乾肌的朋友不能錯過!

控油 ptt,粉餅 防曬,dcard 粉餅,ptt 開架,蜜粉 乾肌,專櫃 控油,專櫃 蜜粉餅,專櫃 油肌,推薦 保濕,dcard 開架

市面上的粉餅各式各樣,除了有補水的,有控油的,甚至還有防曬的

並且,粉餅的質地及色號也不單單只有一種

面對這麼多種粉餅,到底該怎麼挑選才可以找到本命的粉餅呢?

今天想跟大家推薦幾個2020ptt網友挑選粉餅的小技巧

本文將一一為您做解答!

 

2020ptt推薦粉餅挑選技巧:用途(補水/防曬/控油)

粉餅依據不一樣的用途及反響分為補水、防曬和控油三大類型

在挑選時,2020ptt網友推薦大家可以依據自身的需求及膚質來挑選

皮膚乾燥脫屑的人,建議使用補水配方較高的粉餅

皮膚容易泛油光的人,建議使用控油型的粉餅,讓妝感感覺起來更輕透

並且,到了夏日必定不能缺少增加防曬功能的粉餅

2020ptt網友推薦在臉蛋拍上一層,可以呈現出自然的光澤感,也可以保護皮膚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ptt 防曬,控油 專櫃,推薦 蜜粉餅,2020 保濕,油肌 防曬,蜜粉餅 推薦,粉餅 蜜粉,開架 蜜粉餅,遮瑕 開架,專櫃 遮瑕

 

2020ptt推薦粉餅挑選技巧:質地(珠光/啞光)

從質地方面來看,粉餅分珠光質地及啞光質地

在比較炎熱,容易汗流如雨、泛油光的夏季

2020ptt網友推薦大家可以挑選啞光質地的粉餅,可以呈現出精巧的霧面妝感

相反的,在略微涼爽的季節,2020ptt推薦網友建議可以挑選含有珠光質地的粉餅

只要輕拍就可以打造水潤的光澤感

粉餅 蜜粉,防曬 dcard,控油 粉餅,油肌 dcard,ptt 開架,油肌 乾肌,乾肌 遮瑕,2020 2020,專櫃 油肌,粉餅 推薦

 

2020ptt推薦粉餅挑選技巧:色號

在購買粉餅時,最不可或缺的不外乎是要挑選合適自己的色號

在挑選時,2020ptt網友推薦可以選擇與脖子、下巴連接處一模一樣的顏色

不要因為想提亮皮膚而挑選過白的顏色,這樣容易讓妝感變得十分不自然

把握挑選粉餅時該當心的重點,操控正確的上妝方式上妝

相信大家都可以輕鬆擁有水潤、補水又持久的底妝唷~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畫出自然、清爽的妝容哦

2020 蜜粉,推薦 油肌,dcard 開架,開架 保濕,粉餅 保濕,2020 dcard,ptt ptt,防曬 粉餅,蜜粉餅 乾肌,蜜粉餅 乾肌

文章標籤

ptt 開架,蜜粉 dcard,乾肌 推薦,油肌 乾肌,防曬 遮瑕,蜜粉 乾肌,dcard 保濕,乾肌 遮瑕,dcard dcard,蜜粉餅 遮瑕

轉載請務必事先告知,如有侵權將追究法律責任